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三十三章高天神城  (第4/4页)
如果今年的庄稼不能顺利收获,远州和三河一带将陷入饥荒。”坐在家康身边的神原康政笑了,他明白了家康的心思。    信康似懂非懂:“父亲是说,只要继续在此忍耐,甲州军就不会从高天神城向西挺进?”    “他们也许会来,所以,我们才要全副武装候着他们。”    “如果他们来了,禾苗一样会被踩坏。与其守株待兔,不如主动出击,让敌人无法来踩坏禾苗,岂不是更好?”    “糊涂!”家康皱起眉头“关于此事,过后去向亲吉请教。”    “这样下去…”    “你难道想不等织田援军,独自打退敌人?傻瓜!”    家康语气如此严厉,信康只得闭口不语。事实的确如此。年轻的信康对于德姬和小侍从之事,至今耿耿于怀,又怒又悔。看到信康不快地闭上嘴,家康又恢复了平和的语气:“三郎,你哪里想不通。说出来,我为你解释。”    听父亲如此一说,信康顿时爆发了:“孩儿不想借助别人的力量求胜,不希望接受别人的施舍。那样一来,我们就欠人的债。”    “你是指织田氏了,三郎?”    “他不是我们一族。”    “三郎,父亲与你想的一样。”    “什么?您不是在等待织田的援军?”    “不。”家康缓缓摇了摇头“必须借助织田家的力量,我已经派人前去求助了。”信康不解地紧盯着父亲。    “织田援军到来后,甲州军自然就会撤退。只要甲州军退去,庄稼便可自然生长。这次战争,最大的胜利,不是要战事上胜利,而是要保证领民不陷入饥荒。你明白了?”    “但是…”信康探出身子。    “少主!”平岩亲吉从旁劝阻道。信康太固执了,更重要的是,绝不能在此泄漏小侍从被杀之事。亲吉不得不提醒着些。    但年轻的信康充耳不闻。“我理解父亲,但援军为何迟迟未到呢?”    家康环顾众人,指着目光灼灼的神原康政。“康政,说说,援军为何还不到?”    康政却不看信康,道:“小平太以为…信长公是想不战而胜。”    “不战而胜?”信康质问康政“这样的援军即使到了,又有何用?”    “少主!”亲吉叫道“如能不战而胜,那最好不过。”    “但即使不战,他们既来了,我们就欠人情义。我想知道,究竟有无方法不受外人恩惠。”    座中诸人顿时无语。信康的鲁莽,给原本团结和睦的队伍吹进一股不谐之风。    “主公!”本多作左卫门走了进来,正好打破了僵局“派往大河内处的使者回来了。”    “哦?你们都退下吧。”    “孩儿也…”    “对。三郎不能理解这次战斗。作左,带使者进来。”    家康看也不看悻悻而去的信康,再次抬首看着头顶的绿叶,陷入了沉思。众人离开后,家康一直静静听着头顶的风声,直到作左带着一个年轻人走进来。    战争实在麻烦。他此时感慨良深。没有什么比战争更需要冷酷的计算、精确的判断,以及决断的勇气和魄力了。虽然高天神城不断有密使前来汇报情况,乞求援军,但家康仍不得不派人去军监大河内源三郎政局处,打探小笠原与八郎的动静。    “使者藤泽直八求见主公。”    “哦?”家康缓缓转身看着那个年轻人“你进城了吗?”    “是。小人趁他们鸣金收兵时,扮成杂兵混了进去。”    年轻人被太阳灼伤的额上还留有头盔的印痕,他双眼炯炯有神,单膝跪在地上,打扮得像个运送粮草的士兵。    “哦。那么,敌人的jianian细也可以这样混入城内?”    “正是。”    “大河内说什么?可以坚持到织田军到达吗?”    “他有些担心。”    “担心?小笠原与八郎动摇了?”    “是。”年轻人一边回答,一边警惕地打量了一眼周围“他好像向甲州方面送去了誓书,但详情无从得知。”    家康点了点头:“我知道誓书的内容。”    “大人知道?您已截获了吗?”    家康苦笑着与作左对视一眼:“我即便没有看,也知道其中内容。与八郎已经把他的不满和秘密尽数告诉了我。”    “啊…”年轻人一脸迷惑。    “他责问我是不是连他这样的武士都弃而不顾?他派人来说这些话之前,敌人已知道了他的不满。如果我是胜赖,也会利用这一点。与八郎会说德川家康冷酷无情,而武田胜赖则有情有义。总之,无非想让胜赖收留他与八郎。”    一直默默无语的作左忽然开口道:“与八郎好糊涂。”    “他不糊涂。他只知利,而不知义,且无自知之明,认为自己勇猛过人。大河内政局说什么?如果与八郎变节,他怎么办?”    “他说无论发生什么,都会照大人指示,绝不放弃高天神城,请大人不要担心。”    “有劳你了。下去休息吧。”    年轻人出去后,家康看着康政道:“高天神城快要陷落了。”    “但不是人人都像与八郎那么糊涂。”    “不,我不是这个意思。我是说,织田的援军就要到了。”    作左严肃地瞪着眼。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